勞宮穴
位置:手掌中央。
取穴法:握拳,以中指屈向掌心,指尖所著之處取穴。另一說法是取中指及無名指兩指尖所著之中間取穴。較傾向後者方法。
本穴特性:本穴在經絡上是屬於「心包經」。 人體主要以三大穴道與外界相通:百會、湧泉及本勞宮穴。 百會通天、湧泉通地,勞宮則是可由人體主控的出入氣穴,因此氣功的出氣、採氣或各種自我導引都是以本穴為主。所謂的「掌風」指的就是由本穴出入的氣。
主治:清心、瀉心火熱、安神、心痛煩悶,憂鬱症、精神不濟。
刺激法:一、以另一隻手的拇指置於本穴,其餘四指置於手背面支撐,以大拇指以旋轉方式柔壓,一次約30秒。
二、兩掌相對互相摩擦搓揉,至產生微熱感。
湧泉穴
穴道位置:位於足底,在足掌的前三分之一處,屈趾時凹陷處。(如附圖)
穴道效用:頭痛,頭昏,心悸亢進,婦科病,失眠,目眩,咽喉腫痛失音,小便不利,昏厥等。
關於本穴:
人體有三個穴道與外界環境磁場作交流---「百會」、「勞宮」與「湧泉」,
三者號稱「天地人」,「百會」在頭頂,承接來自天上的磁場能量;
「勞宮」在手掌心,與週遭環境溝通;「湧泉」則位於腳底,直接與大地之氣交流。
百會與湧泉兩穴在人體就像磁鐵的兩端,常常相互為用,具有非常好的理療與保養效果。
刺激方法:
1、
有機會不妨多打赤腳,踩踩地氣,特別是泥土地、鵝卵石或草地。
2、
用手掌搓揉,讓手掌「勞宮穴」的氣與本穴交流,搓揉至微微發熱為止。
3、
兩腳湧泉穴前放顆「黑曜石」,腎主「黑」,「黑曜石」磁場頗強,非常適合,
時間上約三分鐘即可。
全站熱搜